
关于高二周记4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周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周记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周记 篇1小时候,我常常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看天空,我就想着自己能在天上飞;看池塘,我就想着自己能在水里游……所以,我常常对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异想天开,对自己幻想的一切都抱着巨大的希望。一而再,再而三地问妈妈,妈妈总是微笑地摇摇头说:“傻孩子,你想的这些很好,但毕竟是幻想的,在现实是不会存在的。”我疑惑地看着妈妈,说:“真的吗?现在没有,也许将来就会有的。”
记得我八岁那年,上小学二年级。一天,我听班上的同学议论有关外星人与飞碟的消息。我听了,用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想象中。我想:外星人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很大个,还是小不点儿,是像动画片中的宇宙怪物,还是像人一样。它们有特异功能吗?……总而言之,我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回家问妈妈。我想:这次妈妈肯定会相信我说的,这么多同学都相信,只有妈妈不相信,这些证据我肯定能说服妈妈了。我心里沾沾自喜,比任何时候都希望能够回家。终于放学了,我跑回家,一进门就拉住妈妈,详详细细地把今天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还是微笑着说:“傻孩子,你还小,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飞碟和外星人,这只是有人猜测而已,也没有捉住外星人,捕住飞碟呀!要证实这一切,必须有人证和物证呀!”我听了,说:“班上那么多人都相信,只有您不相信 ……此处隐藏1521个字……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