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地坛》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与地坛》说课稿1一、说教材、学情:
1、关于教材:
《我与地坛》(节选)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个大专题“珍爱生命”下的第一个子专题“精神支柱”,它隶属“文本研读”的范畴,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步入高一下半学期之后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须教材打破以往以文体为依据组合单元教学的体式,着重凸显文本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就《我与地坛》而言,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珍爱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文节选了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两节,第一节写地坛,写自己在遭遇人生变故后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写直捣作者对生死的解读;第二节写母亲,写自己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与痛悔,作者用“我”与母亲之间的细节及议论性语言放大了悲伤的力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而连接一、二两节的则是藏在“我”与地坛背后的一只眼睛,那就是母亲的眼睛。
2、关于学生:
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节,关于生活和命运、苦难和坎坷、生和死,他们尚且处于一种似懂非懂自以为懂其实又不甚懂得的状态;而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也积累了散文阅读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基本能够熟练地掌握“借景抒 ……此处隐藏21305个字……爱我的母亲。
(四)品味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角度去品味语言,并模仿着自己创作一句来。(小组合作完成)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联系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例子来谈谈关注生命,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2、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六)播放歌曲《真的爱你》及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在美妙动人、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再次感受亲情的可贵,并树立“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挣的生活态度,奏响命运的乐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深爱地坛 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 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平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